经历三年疫情,这届孩子终于迎来了高考,2022年高考前,众说纷纭,关于高考的段子也层出不穷:
“关家三年,修仙都够了,高考还在话下?”
“这届孩子太不易了,好不容易突出重围,经历最难中考,步入高中校门。结果赶上新冠疫情,于是上上停停,家里网课、学校上学交替进行。还没咂麼透高中啥滋味,一眨眼就要高考了,措手不及、猝不及防啊!”
“出生时赶上非典疫情,高考遭遇新冠疫情,这惨烈,估计无人能敌!”(基本都是03年出生)
这些都是笑谈,大家都是被疫情给憋屈的,所以拿这帮孩子逗乐儿、解闷儿呢。
然而高考第一天,遭遇数学题难的打击之后,孩子们上午的自信满满,瞬间被哭笑不得而取代。
都说,数学太难了!
更有甚者,经典总结“今年数学是文科生当理科生考,理科生当华罗庚考!”你就说难不难?
这么一说,考生和家长一片哗然!
纷纷吐槽:语文作文也不简单,一个《红楼梦》材料,让读过经典且烂熟于心的孩子们无从下手。因为《红楼梦》原著中出自贾宝玉之口的“创新”,不过是父亲请来的众人给了几分薄面才衬托出来的,这样蹩脚的“创新”,在我们今天看来,如同鸡肋!
这么一想,这个“鬼打墙”的材料就颇有争议,孩子们就无从落笔了!
也有人觉得,文综理综也难,材料考查的综合度太高了,如何面面俱到很难!完全是洋洋洒洒写半天,能不能得分,心中真的没底儿……
总之,考完后除了学霸和稳坐“学渣第一把交椅”的孩子,那些成绩普通的孩子都是叫苦不迭。因为考的和之前复习的,似乎毫无瓜葛!
但是他们忘了,这是高考,如果考的都会,都见过。那还如何让优秀者脱颖而出,选拔不可多得的人才?那不是选芸芸众生了吗。
我也经历过高考,得向前推进差不多20年时间(不小心暴露年龄了)[黑线][黑线]
那一年是2003年,在消息闭塞的当时,教室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机是我们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。
高三,不仅学习考试课程,还得关注时事热点,因为我们还考时事政治。于是,每晚七点的《新闻联播》,雷打不动地成了我们的日常。
就是在那里,我们知道了非典,一场可以致命的疫情。
但是没有今天网络的发达,没有铺天盖地消息的充斥,加上我们地处西北,远离疫情中心北京和广州。又是少不更事的孩子,所以懵懂中,对疫情的严重程度还是估计不足、判断失准。
直到,学校封校,将高三学生彻底封闭在教室和宿舍之间,我们才觉得“好像很严重”。
但每天依然说说笑笑,忙忙碌碌,置身于高考复习中!
高考临近,我们还不觉得压力多大,直到突然被告知,:高考整整提前一个月——从过去的每年7月7、8号,改为6月7、8号,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也在那一刻,我们才感受到“大限将至”的紧迫与慌乱!
原本有条不紊的复习,一下子乱了方寸,不管复习什么,复习哪一科,总感觉自己欠缺的很多,总觉得时间严重不够……
可是,时间不等人。
6月7日如期而至!
考试那天,破天荒学校解封,家长可以陪同去考场,在校外等候。
也是破天荒第一次,我们进考场要提前,进门时还要一一测体温。
于是,除了对考试提前的紧张,还平添了害怕体温不正常的焦虑,整个人一下子就“外焦里嫩”、不好了。
也是在那一刻,真正理解了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”的深意!
就这样,我们进考场了。
两天考试即将结束,正在考英语的时候,赶上强对流天气,雷雨大风肆虐,玻璃窗都来不及关上,雨点就随风砸了进来。卷子被吹作一团凌乱,心情也随之变得很坏。
对比之下,校外的家长可能更惨,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,天公不作美!
当天晚上,我们依然集体返校,因为当晚出答案,大家估分准备填志愿。
对着对着,哭声一片。因为第一次发现,心里没底儿的感觉是多么可怕。
就是这样的恍惚中,一没有高人指点,二没有网络可查,历年录取情况可供参考的东西更是寥寥无几。但是,我们第二天就要填报志愿!
试想,估分不准的情况下,如何能让志愿填报准确。
事实证明,出成绩之前报志愿是多么荒唐的举动。因为那一年,我们被估分闪了腰。
分数考的不错,估分太保守,只能走普通院校;估分高了的,报了好专业,结果只能落空,被所报院校拒之门外;也有幸运的,一切刚刚好。
就这样,跌跌撞撞中,我们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写。
这些已足够孩子、老师和家长头疼心酸了,可更劲爆的消息还在后头!
因为消息闭塞,当我们知道当年试卷在四川南充市被盗、不得不启用备用试卷,而考试难度系数无形增加这个堪称“晴天霹雳”的消息的时候,已经是我们快要大学开学报道的时候了。
惊不惊喜、意不意外?不惊喜、也不意外,当时只剩下遍体鳞伤的酸爽。
小小年纪,也是第一次知道了“命运多舛”“命运不济”的无奈o(╥﹏╥)o
我不算学霸,属于中偏上,但是这样的情况下,我只占了个中,因为估分不准,我浪费了分数,却没能如愿去心怡的学校和专业。
不知不觉,毕业已近十五年,十五年间,经历的人和事、生与死,让我对于曾经高考的耿耿于怀,早就释然。
可是,回头想想,我们那时候是真难!
读书的难——家长忙自己的,即使家有高三生,日子如常,绝不会给你特殊关照。努力是你自己的事,为你的前途,怎么做都应该,不值一提!
生活的难——如今孩子车接车送,一日三餐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。我们那时候,给了生活费,自己算计着花:吃饭饱了,资料费就少了。买了资料,吃的质量、水准就低了。怎么选?你都会纠结不已!
选择的难——如今不懂问家长,再不行问“度娘”,还不会,自己上网查……那时候的我们,不会上网,因为没网,也没有电脑。你不知道的,爹妈也不懂。填报志愿,除了老师,没有任何人给你一点有用的经验或建议。
一切全都靠自己,完全应了那句话:“自己的命运、自己把握。”
03年上大学才申请了自己的QQ号的我,网龄也就从那开始。此后,我就成了我们家最有文化,学历最高的人!
所以要说难,我们真的是最难——难着生,难着活,难着生活!
当然,一路走来,见证了2003~2022年差不多20年间的高考。
慢慢发现,似乎没有一届不诉苦的,似乎每一届都说他们是最难的,他们是最不易的。
听的多了,也渐渐明白了。
灾难对于当事人来说,才是百分百的苦和难,而旁人,不过瞎感叹罢了。
而就高考而言,无疑一场浩劫!只有亲历者,当事人,才觉得它苦,它难。
其他人,不过是旁观者,即使再客观,都免不了“站着说话,不腰疼”的嫌疑!
所以,再也不要奇怪,也不要深究,更不要傻傻地问:到底哪一年高考最难?
你要相信,哪一年,都难!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endian6.com/133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