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了趟公交,我见证了上海老人的无奈和心酸……

老实说,我已经一年多没坐过公交了!一是不愿,太易堵车;二是不敢,害怕中招!
昨天,因为要去银行办事,附近停车很难,加上不是高峰期,交通一路通畅,反正也不赶时间,就坐公交去了。
车子很空旷,来回两趟车加起来也不到三十个人,但震撼我的不是人少,而是老人乘公交时的折腾。
刷卡和亮码,这种对于年轻人习以为常的交通方式,现在对老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折磨。
我发现,现在的公交车,不仅都配备了刷卡和扫码为一体的感应机,而且还张贴了场所码,就在感应机的旁边。
所以,正确的乘坐方式是:上车-刷卡(出示乘车码)-扫场所码-往里走!
但很多老人根本搞不清楚。
所以,这些乘车的老人(多是上海阿姨),不管是推车买菜的,还是拎包逛街的,几乎都是一个操作模式:
颤颤巍巍拉着把手上车,摸摸索索拿出手机点亮,抖抖发发刷卡(出示乘车码),踉踉跄跄往前走。
然后,还没坐下,就被司机大嗓门喊了回去:还没扫场所码呢!
阿姨几乎都是一脸呆萌地问:不是扫过码了吗?
司机则像复读机一样重复:要扫场所码!
一些听话的阿姨慢腾腾再走回去,拿着手机摸索半天,“滴”的一声扫成功了;而一些阿姨则属于动手能力差的,这个时候就需要热心人士出来帮忙了。
如果碰见较真的阿姨,还会十万个为什么般的问司机:什么是场所码?我去菜场不是扫过了吗?
司机则一边开车一边解释场所码是干嘛的,反正就是一句话出了事儿能找到你。然后阿姨才恍然大悟。
但按照规定,司机驾驶途中是不能“聊天”的。
我看了一下,很悬的是:这些阿姨(老人)并不能单手操作手机,都得两只手摸索半天才能成功,挡着路不说,万一来个急刹车,人肯定得飞出去,想想都害怕!
但即便如此,阿姨们还是对司机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:你要开车,要监督刷卡,还要提醒扫码,真是辛苦!
上海的老龄化程度,地球人都知道,今年的口罩时光以来,压力最大的就是这些上海老人:不学习的话就会被抛弃,连菜都买不到、超市都进不去、公交都坐不了!
随申码、核酸码、行程码、场所码、乘车码、验证码……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都头大的术语和操作,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确实太难了!如果恰巧再碰到个“重新登陆”,又是张嘴又是闭眼的认证,再加上老眼昏花看不清,那真是痛苦不堪了。
所以,如果看到有老人正对着手机张嘴摇头眯眼睛,那一定是遇到困难了,请尽可能去帮一把吧!
科技太先进了,对老人未必是一种享受,反而可能是一种折磨。看着老人如此费劲,真让人心疼不已。
心疼现在的他们,就是心疼未来的我们,毕竟,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!
那时候,我们还会这么难吗?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endian6.com/13881.html